“遙感”,顧名思義是遙遠地感知。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則具有這樣的能力。人類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地球上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地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 ,其中有一種人類已經認識到的形式電磁波,并且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則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 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的任務。
遙感技術是指從高空到地面各種對地球觀測的綜合性技術系統總稱。它由遙感平臺、探測傳感器以及信息接受、處理與分析應用等組成 ,可周期性地提供監測對象數據和動態情報。按遙感平臺分為航空遙感、航天遙感和地面遙感。按光譜分為可見光遙感、紅外遙感和微波遙感。按遙感對象分為土地遙感、環境遙 感、大氣遙感、海洋遙感、農業遙感、林業遙感、水利遙感以及地質遙感等。
自1972年美國發射之一顆對地觀測衛星(Landsat)以來,遙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土地 利用動態監測中。主要監測土地利用變化的類型、數量以及發生變化的位置。最常用的遙感監測 *** 可分為逐個象元對比法和分類后對比法兩種。美國、加拿大等是世界上應用遙 感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近幾年,我國在應用遙感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美國在1974年至1977年期間,實施包括美國本土、加拿大、前蘇聯及其它地區的大面 積農作物估產計劃(LACIE),對小麥種植面積、產量進行估算。1980年至1986年開展了全球性農業和資源空間遙感調查計劃(AGRISTARS)。90年代中 期,利用TM影像按州進行土地利用調查。目前,美國正在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全國抽樣調查。加拿大在90年代初期,已經建立了全國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系統。利用遙感、地 理信息系統技術對全國資源狀況進行周期性調查與更新。歐共體國家自1992年以來,開展了利用遙感技術監測耕地、農作物變化的大型計劃,即MARS計劃。該計劃規定采 用抽樣遙感監測 *** 每兩周向歐共體總部提供監測報告。
我國在80年代初期,應用分辨率為79米的MSS衛星遙感數據開展了全國土地概查。80年代后期,應用航空遙感 技術開展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1:1萬土地利用現狀調查。隨后在部分地區,還應用最新航空資料開展了土地變更調查和較大比例尺如1:5000、1:2000的更新調查。由于我國部分地區如西北地區因缺少航空資料,在之一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時采用了衛星遙感數據TM影像進行了1:5萬、1:10萬比例尺的調查。1996年,原國家土地 管理局應用TM數據監測了全國城市中的17個城市的擴展趨勢。監測成果四進 *** 向 *** 匯報。其中城市盲目擴展導致占用大量耕地的現象,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 的高度重視。當年的監測成果為中央11號文件的下發起到了推動作用。1997年和1998年連續兩年應用TM和少量的SPOT數據開展了全國100個地區的土地利用分 類和土地利用變化遙感監測,并與土地變更調查匯總數據進行比較。監測采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是對兩個時相的衛星遙感數據進行分別處理,將土地利用遙感圖像分類,通過比較提 取變化信息。首次實現了國家從時空上直接掌握全國的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國土資源部成立以來,應用高分辨率衛星數據對全國特大城市進行了監測。監測成果在國土資源調查 、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標準,培養了一支熟練掌握遙感監測技術的隊伍。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已形成產業化。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225gg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