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影像融合根本目的是為了輔助變化信息的提取和類型的確認。例如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時,運算處理的結果是一個可提示發現變化信息的變化影像,根據此影像顯示的數值大小可采用取閾值的 *** 得到變化模板,變化范圍可以通過局部分類再作比較或是直接人工判讀的 *** 來確定變化的類型和邊界范圍。但是由于遙感影像處理的復雜性,在處理不同影像時單一的變化信息提取的 *** 得到的模板反映不了全部地類變化信息,故要求對變化信息的提取進行幾種 *** 的綜合應用。
常用的幾種 *** 有手工數字化法、區域生長法、圖像分類法、閾值法和組合法等。
一、手工數字化法
通過人機交互解譯,從變化信息特征增強的圖像中手工勾繪出變化區域。解譯的基本要素包括色調/顏色、大小、形狀、紋理、結構、高度、陰影、組合結構和所處的地理位置等 。然后,進行數理統計。人機交互解譯更大的優點是靈活,并且由于加入了解譯者的思維和判斷,故信息提取結果精度相對較高。不過,人機交互解譯要求解譯者具有多方面的經 驗和知識,包括計算機操作、基本圖像處理知識、專業知識、工作區地理地貌知識等。在目前計算機自動分類精度尚不能完全滿足工作需要時,人機交互解譯仍將是一種非常重要 的 *** 。
二、區域生長法
由于影像空間分辨率和光譜分辨率的限制,在地類的邊界處經常會出現混合像元,這樣在變化區域內雖然可以確定出主要變化信息的范圍,但無法區分開混合像元的邊界。對此,可以采用區域生長的 *** ,結合已有光譜特征庫內的影像信息,設定一定的選擇門限值來自動地生長出相同變化信息的邊緣。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三、圖像分類法
變化信息的灰度值顯示了變化信息的大致范圍及變化的差異大小,在此基礎上對該范圍內的影像再進行局部分類,根據試驗的變化類別要求將影像作監督分類,分類的結果進行進 一步的比較分析,其結果即是變化信息,分類后的幾何位置即是變化圖斑的范圍。分類的 *** 可以選用聚類分析、決策樹、相似性測度等分類 *** 。
四、閾值法
變化信息發現后,經過處理所得到的結果有些仍是彩色圖像,例如利用差異主成分 *** 的變換結果即為一個多分量的數據。根據主成分分析的原理,結果中的之一分量集中了變化 的主要信息,可取該分量的灰度值作為變化結果。影像中如果有的光譜信息發生了變化,那么相應的影像灰度值就會大于周圍地物的值,可依據參照影像設定閾值將這些變化的部 分突出顯示出來。閾值的選取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可以借助于多次檢測的結果,以防止模板中的偽變化信息出現過多。但允許部分偽信息的存在,以防止變化圖斑的丟失。
五、組合法
除了上述單一的變化模板提取 *** 之外,還可以結合幾種 *** 來提高變化發現的準確性和避免漏判情況的發生。比如在使用主分量分析法時可以將變化模板作為單獨的信息層疊加 在光譜特征變異的影像上,根據光譜變異的影像可以發現發生變化的區域,然后對照相應位置上主分量分析變化模板顯示的信息來進一步確定變化的有無和確切的范圍;同樣,光 譜特征變異影像能夠避免在使用主分量分析法由于設置閾值而造成的信息提取的偏頗性,以此互相補充和提示變化信息的存在,有利于人工目視解譯的準確性,提高監測的屬性精 度和面積精度。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2598g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