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施工總承包新資質執行時間,以及施工總承包資質管理辦法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錄一覽:
- 1、施工企業新資質標準什么時間全部落實
- 2、新的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標準什么時候下來
- 3、新版資質的政策下來的時間是明年五月份嗎?
- 4、新資質標準2022年幾月份出臺
- 5、“建筑業施工企業的資質標準(修訂版)”是什么時候的,這是最新的嗎?
- 6、住建部正式發布《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 3月1日起施行
施工企業新資質標準什么時間全部落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4年11月6日下發《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本標準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建設部印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2001]82號)同時廢止。
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由住建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是對國務院關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的響應,基本體現了《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建市[2014]92號)關于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體系、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
總體利好表現
與《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2001]82號)對比,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明確規定了各類別施工企業一級、二級、三級資質注冊建造師數量以及專業(特級資質暫未公布),其中變化較為明顯的有: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各類別二級企業資質對一級建造師數量要求明顯增加。
2.各類別三級企業資質由三級項目經理證改為注冊建造師。
對于大家一直關注是否取消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考試的問題,根據此通知可以推斷是不會取消的,而且根據兩次通知間隔時間推斷,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建造師制度不會有明顯變化,需求仍會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而繼續增加。
關于施工總承包資質
變化一:施工總承包資質類別數量保持不變,但部分名稱改變
施工總承包資質的類別數量未變,仍為12個,但部分類別的名稱發生變化,
首先,所有施工總承包資質名稱中去掉了“企業”二字;其次,四個類別的施工總承包資質名稱發生了變化(見標紅部分),其中“房屋建筑工程”變為 “建筑工程”,“冶煉工程”變為“冶金工程”,“化工石油工程”變為“石油化工工程”,“機電安裝工程”變為“機電工程”。
變化二:施工總承包資質的考核指標有增減,但標準適當提高
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在企業資產、企業主要人員、企業工程業績這三大方面,與《舊標準》相比,要求明顯提高。下面以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標準為例,列表說明如下:
如上表所示,“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新、舊標準在具體考核指標上至少有如下八點變化:
一、 取消了對企業注冊資本金的要求。考慮到注冊資本并不能客觀反映企業的經濟實力,同時適應新《公司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關于取消更低注冊資本 限制的規定,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取消了《舊標準》中對申請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以及其他資質企業的注冊資本金要求。
二、適當提高了對企業凈資產的要求。這是考慮到企業的發展和物價上漲的因素,以及對企業與其承包工程規模相適應的賠償責任承擔能力的體現。
三、 明確了對注冊建造師等級、數量及專業的要求。我國于2002年取消了對項目經理資質的核準,項目經理行政審批制度逐步由國家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制度代替, 并于2008年停止使用建筑業企業項目經理資質證書。為適應這一變化,新標準將舊標準對項目經理人數的要求改為了對注冊建造師人數的要求,并明確規定需為 機電工程專業一級注冊建造師,人數不少于15人。雖然人員總數由20人變為15人,看似減少了,但由于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強調必須為機電工程專業一 級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因此實際上提高了資質標準對注冊建造師的要求。
關于注冊建造師數量及專業要求,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各類別的二級企業資質對一級建造師數量要求明顯增加。此外,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的公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前段時間輿論對于取消注冊建造師制度的疑慮。
四、減少了對高級職稱人員的要求。取消了對企業經理、總會計師、總經濟師具有高級職稱的要求,強調技術負責人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且具有電力工程相關專業高級職稱。
五、強調了對中級職稱人員專業性的要求。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將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數量要求從100人減少為60人,但強調上述人員所取得的職稱必須是電力工程相關專業職稱。
六、增加了對持證上崗人員的要求。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強調持有崗位證書(五大員等)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不少于50人,且經考核或培訓合格的中級工以上技術工人不少于150人。這在《舊標準》中是沒有的。
七、 減少了工程業績中的施工類型,但適當提高了規模標準。如,“累計電站裝機容量”由150萬千瓦以上提高到180萬千瓦以上;“單機容量60萬千瓦機組,或 2臺單機容量30萬千瓦機組,或4臺單機容量20萬千瓦機組整體工程”合并后提高標準為“單機容量20萬千瓦機組累計6臺”。需要說明的是,新《建筑業企 業資質標準》明確規定了“本標準要求的工程業績是指申請資質企業依法承擔并獨立完成的工程業績。”
八、取消了對“近3年更高年工程結算收入”、“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這兩項指標的具體要求。
變化三:施工總承包資質承包范圍新增水力發電、取消單項合同金額限制:
新 《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規定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承包工程范圍為:“可承擔各類發電工程、各種電壓等級送電線路和變電站工程的施工。”同時明確: “電力工程是指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及分配有關的工程。包括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風電、太陽能及其它能源發電、輸配電等工程及其配套工程。”《舊 標準》規定:“電力工程包括火電站、核電站、風力電站、太陽能電站工程,送變電工程。”即,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將水力發電工程納入了電力工程施工總 承包的承包范圍。
新 《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所規定的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承包工程范圍與《舊標準》中“可承擔單項合同額不超過企業注冊資本金5倍的各種類型火電廠 (含燃煤、燃氣、燃油)、風力電站、太陽能電站、核電站及輔助生產設施;各種電壓等級的送電線路和變電站整體工程施工總承包。”的規定相比,明顯的變化在 于取消了“單項合同金額不超過企業注冊資本金5倍”的限制。
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并未對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進行修訂,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標準將另行制定。目前仍按原建設部《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建市[2007]72號)規定執行。
變化四:調整了4類施工總承包資質的等級劃分:
四類施工總承包資質的等級劃分均增加了“三級”資質。
關于專業承包資質
此 次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對于專業承包資質的修訂變化很大,專業承包資質類別由60個減少為36個。首先,對可由市場自主選擇、行業自律進行調節或不符 合現行法律法規和職能要求的19個專業承包資質予以取消;其次,對部分專業劃分過細、市場需求較少、經營業務相近的專業承包資質予以合并;最后,對9個專 業承包資質類別的等級劃分進行了調整。
變化五:取消了19個專業承包資質類別,
變化六:合并了若干專業承包資質類別,部分類別名稱發生變化:
如上表所示,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中的“16、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18、防水防腐保溫工程專業承包”、“40、港航設備安裝及水上交管工程 專業承包”三個類別是由《舊標準》中若干類別合并而成。此外,“附著升降腳手架專業承包”資質類別已擴大為“模板腳手架專業承包”。
變化七:調整了9類專業承包資質的等級劃分
如上表所示,9個專業承包資質類別的等級劃分發生變化,除“公路交通工程專業承包”和“預拌混凝土專業承包”變化較為特殊外,“橋梁工程專業承包”和“隧道 工程專業承包”增加了“三級”資質;“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消防設施工程專業承包”、“防水防腐保溫工程專業承包”、“建筑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 包”和“建筑幕墻工程專業承包”五個類別均取消了“三級”資質。可見,專業承包資質的等級劃分總體變化趨勢是減少層級。
此外,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對于專業承包資質標準考核指標的修訂,總體變化與施工總承包資質標準的修訂思路和邏輯基本相同,具體可查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第二部分“(二)專業承包序列資質標準”相關規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工程實踐中一直存在著關于具有施工總承包資質的承包商能否承攬由業主單獨發包的專業工程的爭議。對此問題,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給出 了明確規定:“設有專業承包資質的專業工程單獨發包時,應由取得相應專業承包資質的企業承擔。”據此,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施行后,設有專業承包資質 的36類專業工程單獨發包時,如鋼結構工程、建筑幕墻工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環保工程、輸變電工程、核工程、海洋石油工程專業承包等專業工程,應由取得 相應專業承包資質的企業承擔,而未取得該項專業承包資質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則不應承攬該類專業工程。關于施工勞務資質
變化八:不再區分勞務資質類別和劃分等級:
《舊標準》對勞務分包資質共劃分了13個類別,分別為木工作業、砌筑作業、抹灰作業、石 *** 、油漆作業、鋼筋作業、混凝土作業、腳手架作業、模板作業、焊接作 業、水暖電安裝作業、鈑金作業、架線作業,且部分類別還劃分為一級、二級兩個等級。但是上述規定在實踐中常常碰到如下問題:
一是,上述13個類別的勞務分包資質主要是基于房屋建筑工程進行劃分的,具有明顯的局限性,難以適應其他工程如電力工程、港口與航道等工程的勞務作業分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礙了勞務分包企業的發展。
二是,根據《更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4號)之一條第(一)項規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 業資質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施工合同無效。第七條規定,具有勞務作業法定資質的承包人與總承包人、分包人簽訂的勞務分包合 同,當事人以轉包建設工程違反法律規定為由請求確認無效的,不予支持。可見,合法勞務分包的基礎是承包人取得“勞務作業法定資質”。但上述13個勞務分包 資質類別劃分的先天局限性,直接導致了其他工程領域內的大量勞務作業承包處于無法定資質的違法狀態。
考慮到勞務分包資質劃分及勞務分包市場所存在的問題,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明確規定:“施工勞務序列不分類別和等級。”
變化九:取消了施工勞務企業的承包業務范圍限制:
與不再區分勞務資質類別和劃分等級相對應,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取消了勞務資質承包業務范圍的限制。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明確規定,取得施工勞務資質的企業“可承擔各類施工勞務作業。”
變化十:提高了施工勞務企業的資質標準要求:
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在取消了勞務資質類別和等級劃分以及承包業務范圍限制的同時,為了增強施工勞務企業的履約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適當提高了施工勞務企業的資質標準。具體如下:
一、取消了原先對注冊資本金10萬元到50萬元不等的要求,但是增加了企業凈資產200萬元以上的要求。
二、明確強調施工勞務企業必須“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這既是為了規范和減少目前建筑市場上出現的“空殼”勞務企業(即只有勞務資質而沒有固定經營場所,主要從事 *** 和出借資質的違法行為),同時也是為了加強對勞務作業工人合法勞動權益的保障。
三、明確要求技術負責人應“具有工程序列中級以上職稱或高級工以上資格”。與《舊標準》中“具有相關專業助理工程師或 *** 以上”的要求相比明顯提高。
四、提高了對持證上崗人員和考核或培訓合格人員的要求。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規定:“持有崗位證書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不少于5人,且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勞務員等人員齊全;經考核或培訓合格的技術工人不少于50人。”
五、取消了對“工程業績”、“近3年更高年完成勞務分包合同額”和“與作業分包范圍相適應的機具”這三項指標的具體要求。
總體而言,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基本響應了完善建筑市場法規建設、創新建筑市場監管方式、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簡政放權簡化資質標準、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 度改革等國家宏觀政策的要求,體現了建筑市場深化改革的趨勢和方向。建設工程各參與方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并密切關注相關配套規定,如正在修訂中的《建筑業 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
各專業細化分析新標準頒布后,各專業需求數量分析(僅就總承包資質分析):
1、人數較多的專業,但需求量沒有變化的:公路
公路新舊資質都要求15個本專業一建,眾多資質中,舊標準公路資質要求本專業。新標準對一建專業要求不變,數量要求不變,需求量就沒有什么變化了。
2、需求量增加較多的專業:機電、市政
新標準中多個專業要求有機電一建,需求量自然增加。
市政專業一建數量比公路略少,但市政企業遠多于公路企業,并且近幾年資質審批中,公路資質審批數量也遠少于市政資質,東部省份一年能過10多個市政資質,也就過一兩個公路資質。
市政資質原來不要求本專業一建,現在要求了,市政企業數量眾多,要全部換成本專業,需求數量也就增加了。
3、需求量增加,但不如機電市政多的:水利
水利一級原來就要求本專業一建15個,新標準沒變化;水利二級資質要求6個一建,但水利二級資質的企業不如市政多,水利一建需求數量增加,但不如機電、市政增幅那么大
4、需求數量可能減少的專業:建筑
原 標準除了公路、水利資質,其他的資質都不要求本專業一建,好多企業資質本專業一建也就占三分之一,因建筑一建人數眾多,價格適中,都用建筑專業一建來補充 數量。現在要求本專業一建了,不能用其他專業替換了,人數眾多的建筑一建需求數量會減少,至少不會增加,雖然房建企業眾多,但經不住建筑一建人多。
5、其他小眾專業:需求量變化不大
鐵路、港航、民航、礦業、通信,這些專業不管是有資質的企業,還有一建持證人員,都是小眾的,需求數量可能略有增加,但本身有資質的企業少,需求量變化波動不會很大。
《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新標準數量vs舊標準數量專業需求數量
新 《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基本維持了原有的資質分類總體框架,仍分為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施工勞務資質三個序列。其中施工總承包序列設有12個類別,一般 分為4個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專業承包序列設有36個類別,一般分為3個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勞務序列不分類別和等級。具體而言, 與《舊標準》相比,新《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
新的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標準什么時候下來
據說是2013年1月1日起執行,但是最終還需要建設部發布日期為準。
稿子基本定下來了。
新版資質的政策下來的時間是明年五月份嗎?
1、進一步加大放權力度,除綜合資質外,全部下放至省級及以下有關主管部門審批(公路、鐵路、水運、民航、水利,通信等資質審批權限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2、施工資質。將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改為施工綜合資質,可承擔各行業、各等級施工業務;保留12類施工總承包資質;將36類專業承包資質整合為14類;將勞務企業資質改為專業作業資質,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綜合資質只設甲級,施工總承包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專業承包資質和專業作業資質不分等級。改革后,施工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由138個壓減為40個,壓減71%。
3、工程勘察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將4類專業資質及勘察勞務資質整合為巖土工程、工程測量、勘探測試等3類專業資質。綜合資質只設甲級,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改革后,工程勘察資質類別和等級由26個壓減為7個,壓減73%。
4、工程設計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將21類行業資質整合為15類行業資質;將155類專業資質整合為13類專業資質;將8類專項資質改為6類通用專業資質,并取消環境工程專項資質的5個專項類別,整合為環境工程專業資質;保留3類事務所資質。綜合資質、事務所資質只設甲級,行業資質,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改革后,工程設計資質類別和等級由395個壓減為72個,壓減82%。
5、工程監理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可承擔各類工程監理業務,規模不受限制;取消專業資質中的水利水電工程、公路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農林工程資質,保留其余10類專業資質,取消事務所資質。綜合資盾只設甲級。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改革后,工程監理資質類別和等級由34個壓減為21個,壓減38%。
具體落地要等6月份后才會實施
2021年的新政策變化
一、施工企業資質公告承諾制
知情承諾制度是建筑資質發展的重點。2021年,更多地區將試行該制度,這是建筑資質行業發展的要求和方向。如果制度落實,在以后的審計工作中會更加嚴格,建設項目的績效也會成為一個重點,甚至是主要的審計點。
二、電子資格審批
2020年底,一級、二級建造師電子注冊申報相關通知陸續下發,2021年注冊建造師審批申報將電子化。施工資質方面,2021年施工企業資質網上申報審批,住房建設主管部門不再受理施工企業紙質資質申請材料。電子資格是2021年資格發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國家社會保障網
全國社保網的信息已經出來了。可以說,社保改革也是一項正在進行的改革。從2021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障將進入互聯網時代,全國范圍的社會保障 *** 化將是未來的趨勢和發展,這無疑將對各個行業產生重要而多方面的影響。建筑資質行業社保聯網后找證也不會像以前那么容易了。2021年,社保聯網仍將是關注的焦點。
2021年,建筑企業資質審批將更加嚴格。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施工資質政策的一些變化。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建筑資質行業也將進入深化改革階段。施工資質改革對施工企業和資質 *** 行業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新資質標準2022年幾月份出臺
資質證書有效期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的,以及企業資質證書有效期于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屆滿的,資質證書有效期繼續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
原有企業資質證書繼續有效,在此期間仍可用于工程招投標和工程建設等活動。
自本通告發布之日起,暫不受理資質證書有效期于2022年6月30日前屆滿的上述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延續申請事項。
根據住建部早前的文件通知,資質換證于2021年年底進行。四川省提出資質有效期繼續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也就意味著資質換證(新資質標準出臺)或將延期到明年。
、為什么資質改革政策至今未出?
2020年11月,住建部發布《關于印發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到做好資質標準修訂和換證工作,確保平穩過渡,設置1年過渡期,到期后實行簡單換證,即按照新舊資質對應關系直接換發新資質證書,不再重新核定資質。
轉眼間已到11月上旬,行業內望眼欲穿的“新版資質標準”和“資質改革細則”還沒有公布。后臺有朋友一直在問,經過多方探聽有關領導再次提出資質有效期繼續延期一年,對于計劃升特的可以正常啟動了。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大概還要再等一等,具體以官方通知為準。
資質是建筑業的準入門檻。門檻的高低,決定了有多少人能走進房間“分蛋糕”。
門檻高,進入的人就少,房間內的“老玩家”就輕松,分到的蛋糕量越多;
門檻低,涌進的人自然大大增加,競爭激烈,能分到的蛋糕有限,甚至“吃不飽”。(尤其在大環境變化,市場預期不強的背景下。)
此次資質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降低準入門檻”。影響范圍之大是空前的,影響之深遠可能也是超出大家想象的。2010年底,全國有活動記錄的施工企業有70061家;2020年底,這個數字已達到11.6萬家(其中92%左右是二、三級資質企業)。
因此難度之大是必然的。
2、現在升資質合不合算?高等級資質是無形的VIP卡。特級資質、一級資質,在競標時有巨大的優勢。
根據中建協官方統計,2018年底全國有特、一級資質企業6782家,僅占全國有資質企業總數的7.11%,創造產值卻占到建筑業總產值的62.32%,新簽合同額占到全行業的70.33%。(2019、2020年相關數據未公布)
因此大家都擠破頭去升一級、特級資質。資質改革后,這些企業可承攬業務范圍不受限制,受捧熱度必定大大提升。
資質改革后:
1、原10個專業的特級資質調整為施工綜合資質,可承擔各行業、各等級施工總承包業務;
2、原一級資質改為甲級資質,在本行業內承攬業務規模不受限制。
再回到之一個問題,特級資質企業承接業務不受限,表面上看對這些企業是大利好,實際上未必然。過去辛辛苦苦拿到1項特級或多項特級,才能在對應行業實現“承接業務自由”;以后只要有1項特級,就能在10個行業里參與競標。
這就意味著10個行業對所有特級企業放開,面臨的競爭必定更充分。目前占優勢的行業或項目,以后未必有百分百把握中標。換做是你,是支持調整還是愿意保持現狀?
3、關于三級資質企業門檻降低后,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大量新申請資質企業進入建筑市場。對于存量三級資質企業而言,將不得不面臨以下幾個局面:
1)競爭加大,承接項目難了
2)行業同質化加劇,優勢不易凸顯
3)更低價中標或回歸,利潤降低
針對這3點,建議大家做好規劃,提前應對即將到來的行業變革大潮。至少有三點需要立即著手去做:立足差異化(做專做精)、業務廣撒網(向房建市場之外拓展)、管理數字化(流程規范化,以管理促效益)。
接下來,小編將近2年與建筑業資質相關的數據做一個簡單盤點,以便大家對行業趨勢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
1、全國特級資質數量截至2021年7月21日,全國特級資質數量達915項,分別歸屬720家企業。其中:
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達到506項,位居之一,占比為55.3%;
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達到164項,占比為17.9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達到117項,占比為12.97%。2、資質申報與審批通過率2021年9月17日,住建部《關于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專家審查意見的公示》中,有45家建企申請特級資質,同意26家,全是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
近幾年“公路特級”數量猛增,“房建特級”通過率大幅回落。
2018年新增132項特級資質,公路特級40項,房建特級69項;
2019年新增49項特級資質,其中公路特級33項,房建特級11項;
2020年新增33項特級資質,其中公路特級14項,房建特級10項。
背后兆示的行業結構調整不言而喻!“兩新一重”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將迎來大發展!
3、對行業的深遠影響首先,行業生態改變。目前的行業結構呈“金字塔”型,特、一級企業牢牢占據頂端,二級、三級企業居于其下,在資質標準限定范圍內承接業務;改革后資質等級縮減為綜合、甲級、乙級,更加扁平化。雖然總的數量沒有變化,但是乙級企業在行業內占比將達到90%以上,并且這11萬+企業在本行業內可承接工程范圍一致。其次,升資質難度或降低。住建部的通知提到,除綜合資質外,其他全部下放至省級及以下有關主管部門審批。也就是說,以后甲級(一級)資質審批將下放至各省級住建部門審批。此項調整,對現有的二級資質企業是大利好,升甲級(一級)資質的難度或降低!
第三,各省建筑業綜合實力或許有大變動。上面提到甲級資質審批權下方各省,而各省為拉動GDP、保就業,都在出臺政策扶持建企做大做強,特別是各省市龍頭建筑企業。
幾個建筑大省已經對不同企業的定位有了清楚地表述:
扶持綜合、甲級資質總承包企業做大做強(少而強)。
鼓勵專業承包企業“做專做精”(多而專)。
鼓勵強強聯合、兼并重組、股權置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建企由單一型向綜合型發展。
一句話,哪里扶持力度大、地理位置有潛力(城市群/中心城市)、營商環境好,哪里就會有大發展!綜合上述幾點,不難看出未來幾年的建筑市場風云變幻,一場持久的大調整不可避免。
“建筑業施工企業的資質標準(修訂版)”是什么時候的,這是最新的嗎?
不是最新的,2007年已費止了總承包特級了
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
建建[2001]82號
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山東、江蘇省建管局,國務院有關部門建設司,總后營房部工程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根據《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87號),我部會同鐵道部、交通部、水利部、信息產業部、民航總局等有關部門組織制定了《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建設部印發的《建設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試行)》(建建[1995]666號)、《混凝土預構件和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資質管理規定(試行)》(建施[1993]770號)、《建筑幕墻工程施工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1996]608號)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建市[2007]72號
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山東、江蘇省建管局,國務院有關部門建設司,總后營房部工程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為規范對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的資質管理,引導企業成為技術含量高,融資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龍頭企業,促進建筑業企業向工程總承包發展,我們組織對《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2001]82號)中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標準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后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本標準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原《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2001]82號)中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標準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三日
《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分三部分: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包括12個標準、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包括60個標準、勞務分包企業資質標準包括13個標準
住建部正式發布《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 3月1日起施行
2019年的最后一天,一則重磅消息為建筑行業送來了新年“大禮”: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歷經兩年時間、兩次征求意見,“靴子”終于落地。
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重新定義了工程總承包,即設計、施工及采購一家全包才叫“總”,分而治之則不是“總”。尤其確立了我國工程總承包新的設計和施工“雙資質”制度,要求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當同時具有與工程規模相適應的工程設計資質和施工資質。業內專家分析,未來將引發設計施工行業兼并大潮,“合”是未來大勢所趨。
本次文件發布的影響力在行業內持續發酵,其中以“工程總承包實施雙資質”為主題入選2019年度工程設計行業十大事件。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的時間是2020年3月1日,也就是農歷春節過后即落地,留給企業準備和過渡的時間并不多,目前已有機構開始組織相關培訓。
━━━━重新定義“工程總承包”
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第三條指出,本辦法所稱工程總承包,是指承包單位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對工程設計、采購、施工或者設計、施工等階段實行總承包,并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等全面負責的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
早在1984年,工程設計企業就開始了工程總承包的實踐,不過集中在工業工程領域,尤其是化工、電力、冶金、建材等行業。建筑領域的總承包還是在國務院19號文《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下發之后,尤其是2016年住建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后,工程總承包市場才重新活躍起來。
據行業統計報告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設計企業工程總承包營業額和新簽合同額逐年增加,平均復合增長率近30%,工程總承包收入在總營業收入中的比重也逐年遞增,從2014年的34.6%增加到2018年的50.2%。
業內資深人士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之前的工程總承包業務基本是工程設計企業“一枝獨秀”,房屋建筑領域是在鼓勵 *** 投資項目采用工程總包模式后才開啟設計、施工同臺競爭的局面。
實際上,工程設計企業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進行的工程建設總承包試點確切地說是“設計管理模式”,設計管理模式的本質是“設計+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而不是“設計+施工”總承包。
隨著工程總承包被明確定義“設計+施工”,因此專家預測,2020年必將是建筑業變革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會成為工程總承包和全過程咨詢元年,工程設計企業可能會轉型成為工程咨詢的核心力量,施工單位會轉成工程總承包的核心力量。
━━━━設計、施工“雙資質”時代來臨
要做工程總承包,必須擁有設計、施工“雙資質”,這在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中被明確,被業界熱議的也集中在下面兩個條款:
(第十條)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當同時具有與工程規模相適應的工程設計資質和施工資質,或者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
(十二條)鼓勵設計單位申請取得施工資質,已取得工程設計綜合資質、行業甲級資質、建筑工程專業甲級資質的單位,可以直接申請相應類別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鼓勵施工單位申請取得工程設計資質,具有一級及以上施工總承包資質的單位可以直接申請相應類別的工程設計甲級資質。
上述條款賦予了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具有同等業務延伸的權力,即設計單位可以向下游施工延伸,施工企業可以向上游設計延伸,但現實情況可能對工程設計企業不利。
據不完全統計,施工總承包特級、一級資質企業共有7000多家,其中特級資質企業占到十分之一近700家,并且大部分已申請了甲級設計資質,至少已具備設計和施工雙資質條件。而設計院則不同,只有極少的設計企業有少量的施工力量儲備,或收購了施工二級、一級資質企業。
雖然本次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提出“設計、施工”資質可以互認,但必須符合企業資質條件。眾所周知,施工企業是重資產行業,有極其嚴格的標準,目前看大多數設計企業欲通過審批取得施工企業資質的成功率較低;另外雖然兼并施工企業是一個快捷路徑,但“蛇吞象”難度極大。
施工向上游延伸則不同,設計企業是輕資產行業,施工企業通過兼并設計企業獲得資質較容易,而且不少施工企業就有設計資質和人員。
一位業內做裝配式鋼結構的大型施工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目前他們很多裝配式項目都采用了工程總承包(EPC)模式,“雙資質是一個很好的方向,目前我們是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正在申報特級,同時也正在升級甲級建筑設計資質”。
未來行業也有一個預判,2020年是強基建保增長之年,建筑行業必將又迎來新一輪設計企業和施工企業兼并大潮,行業邊界越來越模糊,企業多元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工程設計企業或許會退出工程總承包市場,從而專注于自己擅長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成為全過程工程咨詢的核心力量。
━━━━2020年EPC發展之路
什么樣的項目適合工程總承包,裝配式建筑是否必須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第六條提出:“建設內容明確、技術方案成熟的項目,適宜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而在上一版征求意見稿中則要求“裝配式建筑原則上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鼓勵 *** 投資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
與之前相比,針對裝配式建筑并沒有強制推行工程總承包的意思。在此之前國務院、住建部以及各地相關文件中對裝配式建筑要求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鼓勵 *** 投資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還有些省份提出未來50%的項目都將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相比之下,體現了政策導向希望通過工程總承包自身的優勢而非行政規定將其推廣。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工程總承包模式(EPC)是適用于裝配式建筑的,并且目前國內外很多裝配式建筑項目都是采用EPC模式。住建部原總工程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提出裝配式建筑“一體兩翼”協同發展思路中,“兩翼”就指的是工程總承包(EPC)模式承建裝配式建筑和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一體化設計。
上述業內做裝配式鋼結構的大型施工企業負責人也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重點推進裝配式建筑與EPC、BIM的深度融合發展。
按照目前要求來看,工程總承包的實施對設計、采購、施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BIM等技術手段對項目運行全過程的精細化管控變成了必須實施的工作,可以預測之后工程總承包企業更有動力采用新技術來提升利潤。
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是終極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設計企業還是施工企業,都要放大自己的格局,積極應變,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工程建造質量。
關于施工總承包新資質執行時間和施工總承包資質管理辦法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