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遙感衛星是主要用于觀測陸地資源的遙感衛星。主要用于礦產資源監測、環境監測、農業、林業、土地管理、城鄉建設、防災減災、公共安全、水利、交通、測繪與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傳統的陸地遙感衛星大多數部署在太陽同步軌道上,以便定期以同一地方時通過某個特定地區的上空。近年來,我國領先于其他國家發展了地球同步軌道的陸地遙感衛星,又稱高軌陸地遙感衛星,可在我國國土上空對指定目標進行持續觀測。與航空遙感手段相比,陸地遙感衛星給遙感器提供了離地面更高、更平穩的平臺,不僅觀測范圍更大,效率更高,對于地球宏觀現象和大尺度現象,如礦產資源普查、大面積農林監測、水利監測、環境監測、測繪制圖、地球物理現象等方面的觀測和研究,更是不可或缺的。衛星的飛行軌道不受領空和氣象條件的限制,通過軌道設計,可實現對全球范圍的觀測,并可以長時間、周期性、常態化地進行對地觀測,這是使遙感技術真正走向大規模業務應用的主要途徑。陸地遙感衛星能迅速地獲得動態變化的資料,以我國資源一號02C衛星(如圖1所示)為例,可在3天內對任意一地區進行重復觀測,可在55天內對整個地球進行一遍覆蓋觀測,組網運行可將覆蓋周期縮短為26天甚至更短,能夠為我們獲取全球范圍的動態變化資料,對于監視農作物和森林生長、河流變化等,是其他遙感手段難以實現的。高軌陸地遙感衛星更可以做到對指定目標的長時間持續不間斷觀測,對于減災防災(包括地震、洪澇災害、森林火災等)、水資源管理等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圖1 資源一號02C衛星外觀示意圖
陸地衛星以獲取陸地資源信息、環境信息為主要目的,既包括較大尺度和范圍的觀測,如大尺度礦產資源、農業、林業、環境、土地資源、水資源管理等,也包括精確目標的觀測(如圖2所示),如交通、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礦產資源監測、公共安全等。由于觀測目標不同,陸地遙感衛星的實現手段多樣,例如用于精確目標觀測的陸地遙感衛星,會使用高分辨率觀測載荷;用于大尺度目標觀測的陸地遙感衛星,會使用寬覆蓋觀測載荷;而用于測繪的陸地遙感衛星,會使用高幾何精度觀測和立體觀測載荷。
圖2 資源一號02C衛星拍攝的高分辨率圖像(首都機場)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感知地球――衛星遙感知識問答》(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作者:賀瑋 審訂:張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