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人類社會是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構成的“人-物-事”統一復雜巨系統。在互聯網和物聯網深度影響下,如何基于位置聚合泛在“人-物-事”信息,滿足社會、經濟和生活大小事件監測、管理和決策需求,是一個緊迫的難題。在位置服務、通信 *** 、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位置服務系統為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人-物-事” 建立了動態位置關系 *** 和時空信息匯集的橋梁。開展全球范圍的位置服務網研究將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嵌入全球統一的位置和時間信息,構建新一代的時空信息在線分析與服務技術體系,對解決基于位置聚合泛在信息具有重大意義。
在此背景下,“全球位置服務網”應運而生。全球位置服務網就是指以位置為核心,聚合互聯網、物聯網、傳感網泛在位置傳感器和海量時空數據的融合物理空間時空數據與信息空間位置語義的復雜 *** 系統,經過信息融合、分析與計算,能夠為大眾用戶、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和 *** 部門提供位置關聯的時空大數據在線分析與協同服務。
全球位置服務網的建立,需要面向泛在位置傳感器、海量時空數據和全球高精度位置服務的需求,解決從規范制定、信息感知、信息接入傳輸到信息融合處理過程中涉及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國內外在位置服務網的定位、信息融合、信息服務和應用服務等單項技術和多項技術綜合應用方面已經具備良好的基礎,但目前位置服務相關技術較為零散,全球視野的位置服務技術體系尚未形成,應用市場同質化嚴重,業務內容和種類單一,主要集中在娛樂休閑領域,在行業領域內全球級、大范圍、深層次應用目前還比較缺乏。
依托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球位置信息疊加協議與位置服務網技術”,本文聚焦全球位置服務網的全球位置信息疊加協議與位置服務網技術各項關鍵技術最新進展,并對全球位置服務網的典型應用進行梳理,最后分析了其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龔健雅
作者介紹

龔健雅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測繪局科技領軍人才、國務院第六、七屆學科評議組測繪學科組召集人。在地理信息理論和幾何遙感基礎研究中取得多項原創性成果,提出了GIS面向對象數據模型和互操作模型、遙感廣義幾何成像模型與精確處理 *** ,主持研發了我國之一顆民用立體測圖衛星及遙感地面處理系統。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40多項。出版專著和教材13部,發表論文500多篇,論著他引20000多次。
全文可在中國知網或學報官網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