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以“AI遙感助力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為主題的自然資源遙感新技術論壇(線上)成功舉辦。此次論壇采用線上方式,通過直播平臺全程 *** 直播。論壇開幕式上,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施建石和江蘇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會理事長李滿春親臨主會場并致辭,來自江蘇省內外近100家單位的620名人員報名參會,直播平臺更大在線收看人數達9746人,全程更低在線收看人數超過6800人。
施建石理事長在致辭中指出,此次由兩學會聯辦的線上學術交流活動是適應疫情防控要求的適宜途徑,是學會交流與學科融合 *** 的探索。他指出攝影測量遙感科技工作者,要適應測繪技術轉型的需要,探索測繪地理信息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職責支撐的新路徑,突破遙感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應用中的技術新瓶頸。他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提升產學研深度融合效果,催生航測遙感技術新成果,產生多領域應用落地結果。
李滿春理事長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恰逢其時,將遙感與自然資源調查結合,將為更好的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服務“兩統一”職責履行,服務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一系列事業提供支撐。他鼓勵參會人員,以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要求為指引,為突破卡脖子技術,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做出應有的貢獻。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論壇特邀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河海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應用單位專家分別作了題為《多時相遙感影像分析與應用》《對象化深度學習遙感信息分析研究與應用》《高光譜遙感少樣本深度學習與分類》《自然資源變化檢測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資源監測研究中的應用現狀與未來》《遙感智能信息提取服務自然資源監測與生態保護》《自然資源衛星遙感應用》《深度學習影像解譯服務自然資源管理應用研究》《基于PIE-Engine遙感云服務的自然資源行業應用》的9場技術報告,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應用指導性。在論壇的最后,與會專家還就觀眾提出的問題進行了集中討論與解答。
在線論壇得到了各會員單位、各行業單位的熱烈響應,部分行業單位還組織了集體學習,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對加強專業學術交流、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催生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促進衛星遙感應用事業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此次論壇由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和江蘇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會聯合主辦,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委員會、江蘇省地質測繪院、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郵電大學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承辦,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省“智慧健康大數據分析與位置服務“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地礦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協會駐寧省部屬聯絡處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