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中處理自然和人為環境數據時,會產生空間數據多種形式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指在空間、時間和屬性方面,所表現的某些特性不能被數據收集者或使用者準確確定的特性,如圖形的邊界位置、時間發生的準確時刻、空間數據的分類以及屬性值的準確度量等模糊問題。如果忽略了空間數據的不確定性,即使在更好的情況下也會導致預測或建議的偏差。如果是最壞的情況,將會導致致命的誤差。G1S使用者最起碼應該知道分析中可能會引入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向用戶提供分析結果時應包括不確定性分析的內容,同時給出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各種不同結果。圖6.14給出了空間數據不確定性的概念化模型。
上述模型說明,不確定性最本質的問題在于如何定義被檢驗的對象類 (如土壤)和單個對象(如土壤地圖單元),即問題的定義。如果對象類和對象都能完整定義,則不確定性由誤差產生,而且在本質上問題轉化為概率問題。如果對象類和單個對象未能完整定義,則能識別不確定性的因素。如果對象類和單個對象未能完整定義,則類別或 *** 的定義是模糊的,利用模糊 *** 理論可以方便地處理這種情況。另一種情況是多義性的,即在定義區域內 *** 時相互混淆。這主要是由不一致的分類系統引起的,包括兩種情況,—是對象類或個體定義是明確的,但同時屬于兩種或以上類別,從而引起不—致;另一種情況是指定一個對象 屬于某種類別的過程對解釋是完全開放的,這個問題是“非特定性的”。
為了定義時空維度上對象不確定性的本質,必須考慮是否能在任一維度上將—對象從其他對象中淸楚,且明確地分離出來。在建立空間數據庫時,必須弄清的兩個問題是對象所屬的類能否清楚地同其他類分離出來?在同類中,能否清楚地分離出對象個體?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fcd0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