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得到比柵格和矢量更理想的數據模型,根據柵格、矢量各自的特點,取長補短,提出柵格矢量混合數據模型。混合模型的初級階段,只是用兩種模型的簡單結構。對于同一地理單元(如邊界、多邊形)分別用柵格、矢量兩種模型表達其空間數據,并將二者貯于同一個 兼容的數據庫內。由于兩者同時并存,造成大量冗余,操作費時,進而提出了柵格矢量一體化的數據模型,在二維行程編碼技術和多級 *** 技術的前提下,實現基本四叉樹編碼的柵格矢量一體化。多級 *** *** ,以柵格為基礎,同時具備了矢量和柵格兩種不同的特性。這種 *** 將地理抽象為點線面三種類型。對于地理的 空間坐標,用網格的行列值代替矢量模型中的直角坐標,而實體間的空間關系的描述,采用了與矢量模型類似的 拓撲關系模型。這種混合模型的精度優于柵格模型,而空間操作又優于矢量模型。而且柵格與矢量的轉換也 比較方便和快速。之一,由于遙感數據是建立在柵格的 基礎上的,因此很容易實現RS與GIS的一體化。第二,大部分的空間分析系統是以柵格為基礎的,因此具有比較強 的空間分析能力。第三,有助于采用面向對象的程序 設計 *** ,提高系統的功能。
矢量與柵格模型還具有強烈的數據結構色彩。在GIS研究者中,矢量與柵格更多地被看成是空間數據結構的兩種基本類型,并且,從GIS數據管理的角度上,傾向于將空間數據模型 定義為用來管理和存儲空間數據的數據庫模型,如層次、 *** 、關系數據庫模型等。事實上,矢量與柵格的概念 既可用于空間數據模型層次,也可用于空間數據結構層次。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94e5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