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趨勢已經極大地影響了每個行業,因此 GIS 中的大數據對我們獲取和利用空間信息的 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也就不足為奇了。當我們考慮組織使用地理信息科學和技術的方式時,最明確的主題之一是使用量正在迅速擴大;雖然從歷史上看,地理空間數據的更大采用者是 *** 機構,但現在很容易在每個商業部門中廣泛采用 GIS。
GIS與大數據的融合意味著兩者的潛在應用將變得無限。我們想看看為什么興趣似乎如此顯著上升,以及不同的組織如何將大數據與 GIS 結合使用。
GIS 中的大數據:為什么是現在?
大數據無論如何都不是新趨勢;即使在 2011 年,麥肯錫也將其作為下一個創新前沿。然而,它正在成為地理信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圍繞大數據的對話中更大的變化之一可能是硬件、軟件和專業知識之間的關系。當上面提到的麥肯錫報告發布時,即使僅考慮一種類型的計算資源,硬件成本也是一個主要的大數據挑戰。例如,2010 年計算機存儲的每 GB 成本為 10 美分。2017 年,這一數字下降了每 GB 5到 2 美分。我們可以在處理能力、內存和其他硬件資源方面看到類似的趨勢。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中型組織現在可以負擔得起強大的硬件來容納精確滿足 其需求的數據和分析工具,而小型組織可以投資 高度可擴展的云解決方案,使 GIS 和其他學科的大數據平臺幾乎可供所有人使用。
因此,當今 GIS 中大數據的挑戰不在于硬件,而在于尋找能夠管理大量信息并將其轉化為組織價值的人員。
誰在 GIS 中使用大數據以及如何使用?
全球地理空間數據分析市場將大幅增長,預計將從2018 年的 699 億美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883 億美元。就上下文而言,2018 年地理空間分析的收入可與全球軟件即服務市場(736 億美元)相媲美,后者更加成熟并包含更多種類的軟件。以下是三個學科快照,以及隨著分析的技術和組織理解變得更加復雜,每個學科如何在 GIS 中使用大數據。
1.GIS 和大數據賦能人道主義項目
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代表了一個實現“所有人更美好、更可持續的未來”的框架。技術進步:包括物聯網、開放數據平臺、眾包空間數據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促成了大量可用的信息,可以幫助各國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例如,DigitalGlobe 是一家獲取衛星數據并將其與 社交媒體情緒和航拍圖像等其他來源集成的組織,利用 GIS 機器學習算法來跟蹤特定位置的活動并識別異常情況。
DigitalGlobe 幫助解決的問題范圍廣泛,從全球貧困到販賣兒童,再到災難應對。但其所有努力的共同主題是幕后工作的數據量巨大。據 DigitalGlobe 區域主管 Abhineet Jain 稱,該組織每天 收集大約 80 GB 的數據;截至 2018 年 1 月,該組織已收集了 近 100 PB 的數據,相當于大約 1 億小時的 Netflix 視頻流 (如果以高清流媒體播放,則僅為 3300 萬小時)。
2.營銷中的地理空間數據分析
地理空間分析在營銷中最常見的用途之一是潛在客戶或客戶細分。例如,Under Armour 等品牌可以使用健身追蹤器的數據,根據他們的身體活動水平對受眾進行細分,并根據個人對健身和 Under Armour 品牌的參與程度及時進行促銷。
然而,隨著來自不同來源的空間數據變得更加緊密地集成在一起,營銷人員對地理空間分析的使用將變得更加復雜。例如,人們越來越感興趣的一個領域是使用社交媒體跟蹤各個 地區的品牌認知度。對于像 Under Armour 這樣的品牌,將此類信息與其健身追蹤數據中的見解相結合可以產生更有針對性的信息,例如通過解決常見的客戶挫敗感或使他們談論產品的 方式與客戶實際使用和使用的方式保持一致。
3.金融服務公司將大數據和 GIS 用于商業智能
GIS 在銀行業中最常見的用途之一是確定要合并的分支機構。然而,GIS 和大數據越來越多地一起用于解決更復雜的問題。例如,在保險行業,將天氣數據與索賠數據疊加,可以幫助公司檢測可能的欺詐情況。
與電信公司和 *** 一樣,金融服務公司在同時使用 GIS 和商業智能工具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對于金融部門來說,地理空間大數據正在發揮作用,創造了創業公司的繁榮。該領域的許多金融初創公司一直在推銷自己,因為他們能夠利用衛星圖像等非傳統數據源來確定 提供保險或貸款的潛在風險。例如,一段時間內的 衛星圖像可以更好地預測財產的洪水風險,以確定保險費率。
大數據和 GIS:展望未來
大數據的發展及其對 GIS 日益增長的價值既令人興奮又充滿挑戰。如前所述,與趨勢早期相比,大數據不再是硬件問題。然而,新的挑戰已經出現。
對于 GIS 專業人士來說,挑戰將是了解他們可能利用 來自許多不同來源的大量數據的無數方式,并思考他們 可能能夠捕獲和利用新數據源的創造性 *** 。對于雇用這些專業人士的組織而言,挑戰將是識別頂尖人才,不僅僅是從純粹的技術角度,而是從他們針對技術問題形成創造性解決方案的能力。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753b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